相关问答
根据公开信息,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为2015年12月28日开始,持续至2016年1月19日。报名方式为网上预报名和现场确认。网报地址为中国卫生人才网(www.21wecan.com)。考生须按照网上报名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照片。报名信息提交后,系统会在1-2个工作日内生成《2016年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申请表》。
在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按报名点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报名审核工作。通过现场资格审核的考生掌上考品将无法修改考试报考项目及信息。...
201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方法如下:
1. 报名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者必须砖在规安的网上预报名期间,登录所在考区中的人事考试网进行网上预报名,并提交相关信息以确认会自动生成报名表。
(2) 申请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者原则上要在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若是省外在省人员则在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跨省人员的则需要先通过的人事网站网上申报链接,跳转至注册并登录系统然后才能填报相关信息;若是考试管理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制度的则在原单位所在地报名。
2. 考试合格可取得护理师证书。...
护士资格证考试合格标准为卷面分的60%:《专业实务》302分,《实践能力》302分,四个单元分值均规定为75分及格,或者六科每个科目一次通过带上。 分数线是多少会按照《专业实践能力》分数过低,《基础知识》也一样,《相关知识》可能分得过低。会判定分数不标准,才会一次只通过两科。 因为实际考试是两科,但是卷子就四张,也就是每科要做出两套卷子,那么这个合格分数就一定要高出来,要不然阅卷老师批阅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错误,高出来的分数用以提醒第二年阅卷的严酷程度,一般能过60%就能拥有证书,第二年只需考过4...
是的,自考护理学专业可以考护士资格证。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报名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时候,需要学历或学位证书和相关专业要求的证明,自考护理学的学历证明就可以。
请问您还有其他的疑问吗?如果您有更多的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可以,大专毕业后可以考护士资格证。
报考护士证最低需要取得卫生类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满1年后,也可以用初级护士证报考护士证。
护士资格证考试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完成网上报名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需携带以下材料:
1.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 毕业证书或升本毕业证明。
3. 已经取得的护士资格证书。
4. 实习证明或者返校重新学习之前的实习手册。
5. 在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教育培训机构站护理和助产专业规定课程合格成绩证明。
请注意:各考区(考点)学校驻点药械...
可以。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1.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完成幼儿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试和培训才能参加考试。
2. 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对幼师学历不做要求,但需要具备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非幼师学历的人员必须完成幼儿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试和培训才能参加考试。
注意:考生必须取得幼师学历或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并完成幼儿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试和培训,才能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护理学考教师资格证是否有用,取决于个人的职业规划。
如果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那么拥有教师资格证可以为求职提供更大的优势。如果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但是计划未来转型从事教育工作,那么提前考下教师资格证,或许可以为将来的转型做好准备。
教师资格证是终身制的,只要符合学历等要求,就可以申请认定并拿到教师资格证。无论是否从事教育行业,拥有教师资格证都可以提高个人竞争力,增加职业发展空间。...
护士转教师资格证没有必要性,因为护士和教师是两种不同的职业,需要分别考取相应的护士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护士资格证是指护士执业注册和护士执业的资格证书,是从事护士职业的必备条件。教师资格证是教育部门或学校对教师进行专业认证的凭证,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条件。...
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型为A1、A2、A3/A4型题。
**A1型题**是最佳型选择题,题干是论述题,答案具备肯定性,如不完整,则可补充;多选,但必须选一个,准到点子上了,否则也不可选。
**A2型题**是串型选择题,答案具具备选择性,准到点子上了,否则不可选。
**A3/A4型题**是病例式选择题。
护士资格证考试主要考三门科目:专业实务、实践技能和人机对话。
* **专业实务**科目考查内容有:运用与护理相关的知识,有效而安全地运用护理技巧对服务对象提供维护健康、促进身心与社会健康的过程...
护士资格证考试科目如下:
1. 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免疫、神经、骨骼、肌肉、皮肤等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护理;新生儿、母婴保健、急救等护理。
2. 精神科常见疾病护理,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安眠药依赖脱毒等中西医护理。
3. 社区护理,包括健康指导、康复指导、卫生宣传,妇女保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儿童保健,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4. 临终护理,包括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姑息关怀,死亡教育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